螳螂拳是兼備實戰意義和養生價值的重要武術流派,是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螳螂拳誕生於山東,清末民初傳入廣州,經百年發展形成了風格和教學方式別具南方特色、招式套路有所創新完善、練功講求精武通醫及保健理念、注重武術與家風文化結合傳播的廣州螳螂拳流派,現已成為廣州市、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,是廣東文化名片之一。
此次舉辦廣州螳螂拳會成立35周年志慶暨螳螂拳南傳100周年活動規模盛大,內容包括回顧螳螂拳南傳歷史,對我會尋根及海外調查的成果作總結報告;珍貴古籍的搶救性挖掘成果展示、明清古兵器實物展示、開展武術展示及螳螂拳流派交流、共商螳螂拳發展大計。活動時間從2019年8月24日至27日,包括山東、上海、安徽、貴州全國各省及香港、澳門、臺灣、韓國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加拿大等海內外武林名家、非遺傳承人、學者及文化體育屆領導等共計500餘人參與盛事。亞洲武術聯會副會長、韓國武術協會會長樸昶範先生為25日慶典致辭並頒獎彰顯螳螂拳備受國際社會肯定,中華武術海外傳承方興未艾。
包括新華社、人民網、南方網(南方日報)、今日中國週刊、新浪網、搜狐網、金羊網(羊城晚報)、廣東電視臺珠江頻道、中國經濟新聞、新快報、zaker新聞、中國小康網等省內外傳媒對此次活動進行了報導。